端午将至 入境口岸便捷服务和多彩文旅项目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打卡
央视网消息:端午节是端午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端午假期将至,将至福建、入境海南、口岸客观江苏等地,便捷从入境口岸便捷服务措施,服务到多彩文旅项目强强联动,和多吸引中外游客观光打卡。彩文
端午民俗交流活动密集 两岸“小三通”客流增长明显
今年端午假期,旅项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预计近7.3万人次,目吸同比增长37%。引中 据厦门边检总站介绍,外游假期客流高峰出现在端午节第二天(6月1日),光打当日出入境客流将超2.5万人次,端午旅客出行目的将至以探亲访友、休闲旅游及商务往来为主。同时,“海上泼水节”“龙舟竞渡”“龙舟点睛”等端午民俗交流活动使得两岸往来更加密集热络。据厦门边检总站预测,两岸“小三通”航线客流增长明显,预计总客流量超1.8万人次。
免签入境 让外国人跟着电影游海南
随着59国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的持续升级扩容,今年端午节假期,海南美兰、凤凰国际机场口岸入境人员将超过1.86万人次,免签入境已成为外国人到海南的主要方式。
此外,今年以来,电影作品为海南入境游带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不少入境游客为“影”而来,在海口骑楼老街寻找《燃野少年的天空》,去保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Hold住爱》,在尖峰岭体验《冲出亚马逊》。
龙舟赛+非遗体验 让外国人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今年端午假期,南京玄武湖、苏州金鸡湖、徐州潘安湖等地将举行龙舟赛和非遗体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据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预测,端午假期江苏口岸预计验放出入境旅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8%。
同样主打“民俗端午”吸引游客的还有云南,云腿粽、鲜花粽等五花八门的粽子品种,给不少喜好中华美食的外国友人“解馋”。据云南边检总站预测,今年端午节期间,预计将有超18万人从云南各个口岸出入境。
新疆昆玉:旱地龙舟“骑”着划 包粽子感受传统节日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昆玉市,一场充满趣味的端午民俗体验活动热闹上演。幼儿园的孩子们化身小小“龙舟健将”,在旱地“划”龙舟,还和妈妈们一起比拼包粽子,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在活动现场,这些3到5岁的小朋友们骑在彩色的充气旱地龙舟上。双手紧握两侧的把手,有节奏地迈动小腿,驱动着龙舟在平坦的地面上快速前进,欢乐的笑声四处回荡。除了精彩的旱地龙舟赛,孩子们还参加了包粽子比赛,在动手实践中,来了一次难忘的端午“初”体验。
山东青岛:包“海鲜粽” 品味别样端午
端午临近,各式各样的粽子又被端上百姓餐桌。在山东青岛,除了传统口味的粽子,当地居民还创新地把海鲜风味融入其中,制作出蛤蜊、鲅鱼、扇贝等口味的“海鲜粽子”。
在青岛崂山区沙子口景区沙滩上,社区居民围在一起,捋粽叶、填糯米、放海鲜,手法娴熟地制作海鲜粽子。
上锅蒸熟后,别样美味的海鲜粽子就新鲜出炉了,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品尝。
(责任编辑:知识)
-
新华社武汉5月24日电记者赵建通、乐文婉)极限回转的整个赛事!极限回转的决赛!小组赛仅以小组第三出线的武汉女足,一路逆袭,终究登顶亚洲!5月24日,武汉车谷江大队队员在颁奖仪式上庆祝成功。新华社记者 ...[详细]
-
△当地时间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会晤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会晤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时称,他“不知道”旨在处理巴以问题的“两国计划”是 ...[详细]
-
近来,一款来自我国义乌的太阳能电扇帽,在跨境电商途径上销量惊人。专利太阳能电扇帽。风行海外商场。这款帽子终究有何魅力?来跟从总台记者一同一探终究。跟着全球多地气温继续走高,各类清凉小商品成为出口商场的 ...[详细]
-
...[详细]
-
湖北日报讯 记者童晨曦、通讯员安静、邓弘毅、李飞)“没有这条生命通道,我或许就永久失掉儿子了!”5月23日,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某足疗店老板华女士激动地说。一周前那场触目惊心的火灾逃生阅历,让这 ...[详细]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继、李勃)近来,由钟祥市卫生健康局主办、市中医医院与市疾控中心联合承办的2025年发热伴血小板削减综合征疫情应急处置联合演练暨训练会在市中医医院顺利展开。全市各级医疗单位 ...[详细]
-
外籍博主观赏李时珍纪念馆。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郭蔓)蕲春不仅是明代巨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土,更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6月23日,“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荆楚行”活动第一站来到了湖 ...[详细]
-
光明日报记者 汪 媛 尕玛多吉 傅 强。2024年6月26日,少年达娃吉拉的歌声,响彻上海体育场中超联赛现场。这位曾有严峻脊柱侧弯的患儿,在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团队的接力协助下,完结手术并恢复。医疗 ...[详细]
-
文明我国行丨每差50℃就得变配方 传承人用26年烧制出孔雀蓝釉
琉璃是一种常用于古代宫廷、浮屠等修建的装修资料。山西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琉璃烧制技艺有着悠长的前史,2008年,琉璃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同走进山西太原,了解陈旧技艺立异传承的故事。 ...[详细]
-
记者:周阳、阮帅、李帅。编导:张艺缤。新华社音视频部制造。 ...[详细]